稅務新政下發,研發型藥企爽了!
醫藥網9月28日訊 9月2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聯合對外發布,我國將提高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根據三部門發布的《關于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此次“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適用范圍:企業的研究開發活動可享受加計扣除。企業研究開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研究開發活動。根據該定義,企業研究開發活動應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具有創新性,對本地區相關行業的技術、工藝具有推動作用;具有價值性,企業通過研發活動在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方面的創新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符合目錄,即國稅發〔2008〕116 號文第四條規定,企業從事的研發活動必須符《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公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7 年度)》。
《中信建投》分析指出,這一稅收激勵政策旨在進一步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醫藥制造企業(主要是制藥+器械)創新。根據其測算,該項政策主要為企業減少所得稅負擔,主流公司受益的凈利潤彈性大多在1%-3%。抵扣新政帶來的凈利潤增加額及貢獻的凈利潤彈性前五位上市公司分別為恒瑞醫藥、科倫藥業、上海醫藥、麗珠集團、復星醫藥;業績貢獻彈性排名前五位分別為科倫藥業、華海藥業、貝達藥業、萬東醫療、開立醫療。
《中信建投》同時表示:這是中國創新藥大時代***早、***明確的受益方向,參考國外創新藥市場和藥物外包行業的發展歷史,二者的快速發展休戚相關。政策推動下,中國正開始進入創新藥大時代中,創新藥的發展將推動醫藥研發和生產外包服務的快速發展,預計未來5-10年都是黃金發展期。新藥上市速度加快及醫保動態調整帶來藥品生命周期劇烈波動,企業***關注自身研發和生產效率,這是行業的***核心需求來源。下游客戶中,大量創業期的biotech公司和轉型類藥企構成了行業相當一部分增量,跨國公司及行業龍頭公司亦有強烈提升自身效率的訴求。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醫藥行業向來是一片創新研發的“沃土”,上述政策的出臺,有望通過稅收杠桿,進一步引導醫藥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行業整體創新,具有相應技術儲備,在新藥方面布局豐富的公司將迎來發展契機,同時也有望對開展CRO業務的醫藥企業形成長期利好,A股市場中的相關主題投資機會同樣值得關注。
受此消息影響,資本市場9月26日醫藥生物板塊整體上漲1.15%,有177只成份股實現上漲,占比超過六成。具體來看,冠福股份、英特集團、潤都股份3只個股強勢漲停,廣譽遠(6.54%)、迪瑞醫療(6.11%)、天目藥業(6.07%)、歐普康視(5.85%)、愛爾眼科(5.34%)等5只個股緊隨其后,漲幅也均超過5%。此外,包括*ST海投(4.99%)、大參林(4.60%)、片仔癀(4.35%)、葵花藥業(4.14%)、一心堂(3.92%)等在內的13只個股當日也均上漲超過3%。
質量控制部
2018年10月4日